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在线分析仪器专业委员会组织,聚光科技(杭州)有限公司全资赞助的“聚光-分析、测量技术创新奖学金”,2008年度的获奖人近日已经由该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组织的专家评审完毕,评审结果如下:
奖励等级  | 获奖人  | 所在院校  | 奖励等级  | 获奖人  | 所在院校  | 
一等  | 那娜  | 清华大学  | 三等  | 袁琼雁  | 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一等  | 罗燕  | 湖南大学  | 三等  | 袁辉明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一等  | 董璨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三等  | 朱振利  | 清华大学  | 
二等  | 王建浩  | 华中科技大学  | 三等  | 陈科新  | 清华大学  | 
二等  | 王与烨  | 天津大学  | 三等  | 孙冰洁  | 复旦大学  | 
二等  | 孙颖  | 吉林大学  | 三等  | 徐昊  | 武汉大学  | 
二等  | 谢丽娟  | 浙江大学  | 三等  | 杨正春  | 天津大学  | 
二等  | 方利民  | 中国计量学院  | 三等  | 高云鹏  | 湖南大学  | 
二等  | 徐静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三等  | 陈立钢  | 吉林大学  | 
二等  | 于永亮  | 东北大学  | 三等  | 王加华  | 中国农业大学  | 
二等  | 温宏愿  | 南京理工大学  | 三等  | 李静  | 华东理工大学  | 
三等  | 蔡海蛟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三等  | 卫雪梅  | 华东理工大学  | 
三等  | 于清华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三等  | 李海龙  | 华南理工大学  | 
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晓维先生针对这个奖学金的评审情况做了以下几点的解释和提醒:
1、该奖学金的“分析、测量技术”主要是指对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做属性、含量的定性、定量分析或测量技术的研究,越接近环境监测、安全、工业和农业生产应用的仪器技术或应用技术研究,在评审时会更有优势。
2、申请人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如果偏离了申报要求,如新材料研究、测试基础研究或者仅使用分析、测量技术,在评审时获得的分数就较低。
3、一般讲博士生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上较硕士生占有优势。但是,如果研究课题与该奖学金的要求契合较好,如果是硕士生获得的成果相对较多(主要是与硕士生比较),在评审时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奖励等级。
4、有些评审的专家有平衡的心理,所以申请人多的院校可能会占些便宜,即可能会在获奖人上被考虑。
5、有些申请人只是用电子邮件提供电子版的申请表,没有提交所在院校审批盖章后的文本申请材料,这样的申请成果再好也没有提交给专家评审。因为没有所在院校的确认信息,专家们没有证据资料知道申请人的评审资格和资料的可靠性。